所谓战术,是指在合理范围内将选手能力完全发挥,从而达到某一特定目标的策略,与心理层面的潜能激发有所不同。极限攀登(redpoint)级数之所以高于首攀能力(on-sight),是由于前者可经由不断练习,修正和避免先前所犯的缺失,寻找出最适当的攀登技巧、节奏及把点。
现将极限攀登能力之战术训练分述如下:
◆路线选择
在提升极限攀登级数时,许多攀岩者往往会尝试远超出本身能力的路线,此种过于急躁之作法不但耗时、更将扼杀进步空间。由于极限攀登能力是建立在排除动作缺失的基础上,进而将体能与技巧发挥至极,所以建议以首攀最高级数加一级的路线进行极限攀登训练。
◆单一动作的缺失排除
在决定攀登路线后,接着便是依序解决不同的难点。每个动作之完成,皆须视攀登者对该动作的了解程度及体能状况而定。
初次尝试时,仅能观察到把点的方向及位置,并依过去之经验攀爬。由于所知有限,不免耗费不需要的力量,但在调整姿势及寻找到休息点后便可较为省力。其次,在确保绳的辅助下,尚可排除体能变量,将技巧充份发挥。
◆数个动作之结合
在熟稔个别动作技巧后,便须将其结合。其要诀如下:
1.分散疲劳:
路线之所以困难,往往是因特定肌肉力竭所致。若使疲劳由不同肌群分摊,即能将肌力做最有效发挥,而极限攀登的特性便在于可事先构思最省力的攀登姿势。以把点而言,最简单的握法并不一定最省力,因为当一连串动作结合时,固定握法将使单一肌群迅速力竭。
举例而言,倘若路线特性是连续使用第一指节前缘扣住把点(crimp),便可在攀登前半段采开放型握法,为路线后半段预留所需肌力。
此外,分散疲劳尚有以下几点技巧:
(1)交换使用不同手指握点;
(2)拇指出力,以减轻其余四指负荷;
(3)以手掌外缘握住凸点,使手指暂时休息;
(4)以动态姿势攀登简单路段,预留静态支撑动作所需之肌力;
(5)将重心移至脚,使手臂暂时舒缓。总之,须全盘考量及配置整条路线的力量
使用,并在难点前的路段预留体力。
2.决定挂快扣及抹粉时机:
就挂快扣而言,应选择较佳之把点,即使是上半身已超过固定点亦无妨。因为于过低位置将绳扣入钩环,不仅在抽绳时较耗时(尤其当确保者给绳较慢时),若不幸松手,坠落距离将更可观。
至于抹粉,则应选择最平衡及轻松的姿势,使肌肉获得真正舒缓。
3.驱除先锋攀登的恐惧感:
上方固定点确保与先锋攀登之差别,在于对坠落的恐惧感。为使其不致成为攀登能力之限制,可在每一固定点事先练习挂快扣的动作。
◆连续动作的缺失排除
在排除单一难点后,接着便是连贯一系列的动作。然而,从起攀处开始连贯动作并非最有效之方式。
假设难度平均分散在整条路线上,体力必随攀登高度递减。在体力递减的情况下,技巧遂难以发挥,故须加重较高点之攀登技巧训练。易言之,应从“为何无法完攀路线”,而非由“可攀至多高才坠落”的角度思考问题。
练习时须遵循以下两原则:从高处逐步向低处将动作连贯,而非每次皆从起攀点开始;对特殊难点加强练习。
总之,训练时切勿高估自身能力,采较保守的方式方能避免费力耗时。
◆思考训练
攀岩动作具连续性,思考训练之目的为在脑中复习与整合先前的练习,藉以提升动作流畅性。
首先,将不同动作转化成一连串的关键词以方便记忆,如:侧身上、动态等。
接着,在冥想时若对某一动作产生迟疑,便须再回到岩壁上练习,并将其化解。
最后,可将自我幻想成旁观者,以快动作或慢动作反复观察与记住自己的攀登姿势。
标签: 南京户外拓展训练 | 拓展培训案例 类别:拓展训练案例
AC-110822048
|